能量饮料是以补充人体所需能量为主要目的一种特殊用途饮料。其补充能量的原
理是:人喝了能量饮料后,在饮料中的维生素(一般是B类维生素)和糖分(一般是白
砂糖)在相互作用下,转化成人体所需的能量,以达到补充体力,缓解疲劳的目的。
功效成份:有牛磺酸、赖氨酸、肌醇、、烟酰胺、维生素B6和B12。
挑战品牌:怪物(美国最受欢迎的能量饮料)、力保健(日本最受欢迎的能量饮
料)、日加满、启力(哇哈哈出品)、东鹏特饮(深圳东鹏饮料公司)、乐虎(达利
Mateschitz)将这款产品的配方与商标权买下,行销到泰国以外
1986年在奥地利设立了红牛股份有限公司(RedBullGmbH),改良红牛饮品的配
1995年12月,“红牛”凭着对中国市场发展的信心和全球战略眼光,来到中国,
成立了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,开创了中国能量饮料先河。在中国迅猛发展,一路几
乎没有遇到对手,市场占有率占到一半以上,实至名归是能量饮料领导者。
产品:相当聚焦,仅有一个质感十足,容积为250ml的金黄色金属罐,外观设计也
价格:高价,约为可乐的3倍(可口可乐等主流饮料330ml单价2元时,红牛5元
广告:简单精准的功能诉求——累了,困了喝红牛!主流媒体较强力度投放。(近
2003年以前——F1赛车、飞行运动、悬崖跳水、滑雪、自行车等极限远动,总体
2014年3月,《消费者报道》向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了红牛、东鹏特饮、乐虎、
启力、力保健、日加满、能立方等7个品牌的9款功能饮料,对其安全性和品质进行了检
测。检测结果显示,红牛和东鹏饮料的配方中,有可能会生成微量国家二类精神药品
2009年5月28日,台湾卫生署管制药品管理局证实,在台湾销售、产地为奥地利
的“红牛能量饮料”中查出含有浓度为0.03微克/每升的一级毒品可卡因;
2006年9月,英国一位男子上夜班时死于心脏病,死亡报告显示,其死因可能与
2004年,瑞典出现“红牛喝死人”事件,据当时西方媒体报道,瑞典有3名年轻人
前景广阔:能量属于功能饮料其中一种,自2003年非典事件爆发以来,中国市场呈
现爆发式增长,红牛作为能量饮料领导者,领导地位无人撼动,但同时争议不断。
问题机遇:能量饮料目前尚明确标准,监管存在空白,是否对人体有害也争议不断。
面对能量饮料这块大蛋糕,各国饮料巨头都想分一杯羹。目前看来,仅有美国怪
2002年上市,在美国的能量饮料市场上,在于红牛竞争的众多竞争者中,怪物脱
颖而出,仅用了几年时间,怪物能量饮料在全美销量第一,占据同类产品市场的39%,
在美国的能量饮料市场上,领先者是红牛。在它取得巨大成功之后,成百上千的
竞争对手涌入这个市场,其中很多公司选择了和红牛(RedBull)相似的品牌名,例如
大的能量饮料品牌。在美国市场上,成为第二名的品牌在品牌名和产品策略上都采用
大部分竞争品牌都与红牛一样,使用8.3盎司的包装,但有一个叫怪兽(Monster)
“怪物”的外包装非常恐怖,在黑底上一个“M”形怪物手爪抓过的痕迹。但现
在,它几乎成了人们心目中“活力”的代名词—从年轻的大学生,到办公室里的IT人
士,乃至一身汗臭味道的卡车司机,“怪物”在美国青年男性中可谓炙手可热。
“怪物”在广告中宣称“向平凡宣战”,试图引起消费者挑战自我极限的情感共
鸣。每瓶“怪物”的价格和“红牛”(RedBull)相当,但装量却是红牛的一倍。
目前,美国能量饮料的市场价值已经达到57亿美元,并有望在2010年冲刺100亿
美元。几年间,“怪物”硬生生地从老大“红牛”的手中,抢下了17%的市场份额。“汉
森公司”年销售额也从8000万美元,升到近5亿美元,2007年第一季销售收入更高达
时,美国《商业周刊》杂志指出,当顾客在便利店中同时面临着上百种选择时,一个容
美国饮料行业的业内刊 物《饮料文摘》(Bever age Diges t)也认为,“‘怪物’对
罐子外形的重视程度,也许远远超过对口味的研究。”精于外在,使“怪物”迅速拉
“怪物”还以低价策略,来取悦消费者。“怪物”向顾客提供 16盎司大小的罐装
“怪物”横空出世的 时候,“红牛”在美国能量饮料市场上 的份额,为91%。这意
“怪物饮料的第一个广告是赞助拉斯维加斯的新型单轨铁路列车,为此我们每 年
按照萨克斯的描述,这些火车的外表都被漆成了罐装“怪物”的样子,司机和工
作 人员穿着印有“怪物”标志的服装,当顾客在站台上痛饮掉一瓶“怪物”后,他登
上了列车—仿佛走进了庞大“怪物”的肚子里,然后在风驰电掣的速度中体验到“怪
这种体验对消费者的影响,有时令人难以置信,当人们为能量饮料是否有害健康
而 争论不休时,很多“怪物”爱好者还是不以为然:“我宁可喝一罐‘怪物’而不是
专注于顾客的体验和内心感受,用类似于时尚产品的营销方法来推销饮料,是
红牛的招牌广告词是:“红牛给你力量”,偏向于饮料“功能”诉求;而“怪
物”则强调“释放野性”、“向平凡宣战”,将产品和年轻人渴望“实现超越”的愿
萨克斯表示 ,目前有20 0多种“能量饮料”为争抢货架空间而战斗,“怪物”能顺
利突围,关键在于营销策略,让产品拥有了“先锋个性”,而这主要源于“怪物”对
事实上,作为“能量饮料”行业老大的“红牛”,一开始就以大手笔的推广活
动,震撼了饮料市场,每年投入的行销费用为 总成本的3 0%,而普通饮料 通常只有1
0%左右。在电视广告之外,它们还赞助 了很多“演唱会”以及“F1 赛车”、“滑雪”
同样是赞助体育赛事,“怪物”基本回避了电视广告这类传统渠道。而近年来,
“红牛”开始向赞助“高尔夫巡回赛”以及“美国全国汽车比赛协会 ”(NASCA R)等世
“怪物”一直专注于 相对小众的极限运动,例如极限摩托车、冲浪、滑板、极限
自行车等等。和一般的运动相比,这些极限运动更刺激、更前卫,也更狂野,可以充
而把广告集中在有前途的边缘项目运动员身上,也有利于公司降低成本。汉森曾
经以 每月600 美元的超低价,签下过极限摩托越野界的教父级人 物麦克•梅茨格(Mike
一位业内的资深人士认为,Bandao体育半岛“怪物”钟情的“极限运动员”,在各自的领域里都
是顶级明星,他们所具备的共同素质就是冒险、前卫和大胆,这与“怪物”希望传递
可以说,汉森是把“极限运动员”所具有的热情灌输给了产品,从而使“怪物”
也充满了能量。而汉森公司对于“极限运动”的忠诚,也带来了这 类顾客对“怪物”的
“怪物”的活力,使这家小公司近几年的表现惊世骇 俗。2005 年,它是《商业周
刊》快速成长的 100家小 公司的第2 6名,《福布斯》200 家最佳表现小公 司的第1 名 ;
2006 年,它在《商业周刊》上的名次迅 速升至第2 名,在《福布斯》的榜单上同样保
持了第 2名,它还被《财富》评为100 家成长最快的小公司的 第2 名。
维,D.Andre as Grof,陈春宏,何骏蔚等公司领导嘉宾,全国各地经销商及沪上各大主
在面对中国功能饮料市场日益竞争激烈和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格局,怪兽的品牌个
性与产品的卖点非常之鲜明新锐。怪兽的产品定位是植物功能饮料,产品目标受众群
体更年轻更时尚个性。在营销上策略上选择了个性,区隔和缝隙 三大策略。
个性策略首先来自品牌和包装设计,全黑色哑光罐体设计非 常炫酷,加上怪兽L OGO
中一双神秘眼睛的独特元素,使得整个产品外观视觉冲击力非常之强,使消费者在货
区隔策略中首先体现在广告诉求上,对于大多数功能饮料品牌一窝蜂的说教式的
产 品功能能诉求,怪兽采用更贴近年轻人心理的精神诉求方式,以“释放你自己”为
广吿语,使怪兽品牌代表年轻人的个性,心声,从心理诉求上获得更多的品牌文化 认
其次在口味与包装区隔,怪兽走植物功能饮料路线,配方中以巴西的神果瓜拉纳
和中国长白山人参做为主要原 料,口感上更醇香顺畅,喝后的留香后感更重。包装容
量上的区隔也非常明显,市场上罐装的功能饮料主流包装以 250毫升为主。而怪兽选择
缝隙策略中怪兽饮料的目标消费群 定位在14 一28 岁的城市年轻消费群体,而这一
从怪兽登陆趴所表现出的各种品牌文化符号和诉求手法,可以看得出怪兽品牌传
播诉求并不是单纯在叫卖饮料产品,而更象是在建立起年轻人的一种兴趣和推广一种
生活方式。在沟通中又侧重于参与和体验,让怪兽成为年轻人的一个生活符号 。
较 小,牛磺酸浓度为红牛的数 倍,已有近40 年的销售历史。战后
未做大面积广告推广,在中国市场认知度较低,包装设计给人一种很强的药物感